模式动物

模式动物定制,助力疾病临床研究
模式动物 基因编辑犬模型

点击展开

基因编辑犬模型基因编辑猫模型基因编辑猪模型基因编辑兔模型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基因编辑大鼠模型免疫缺陷犬模型免疫缺陷型小鼠常规模型

基因编辑犬模型

Gene editing dog model

罕见病模型
我国有近2000万的罕见病患者,罕见病并不“罕见”。已知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80%都是遗传性疾病,至少50%是儿童发病。罕见病大多由特异性的基因突变引起,是单基因突变遗传病,适合使用基因编辑模型进行研究,尤其是基因治疗药物的开发。以Rpe65基因突变为代表的黑蒙模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 Rpe65基因编辑犬|先天性黑蒙模型

背景信息


1

 先天性黑蒙

先天性黑蒙症(Leber’s congenital amaurosis, LCA),是发生最早、最严重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出生时或出生后一年内双眼锥杆细胞功能完全丧失,导致婴幼儿先天性盲。LCA占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5%以上,是导致儿童先天性盲的主要疾病(占10%-20%)。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上以眼球震颤、固视障碍、畏光、指压眼球为特征。有研究发现数种与LCA相关的致病基因,主要包括RPE65,GUCY2DCRX等。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Bainbridge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aguire同时发现用包含RPE65互补DNA(cDNA)的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AAV)载体对LCA患者进行视网膜下注射,能够改善部分患者的视功能。早在2001年,研究者以重组AAV作为载体,将包含人RPE65编码序列和启动子区域序列的cDNA片段,从视网膜下注射入Rpe65自然突变的模型动物瑞典布里犬(Swedish Briard dog,该种犬存在Rpe65自然突变),通过这种基因治疗,可以改善该动物的视功能。


2

  Rpe65基因

Rpe65基因敲出小鼠首次体内研究此基因功能,同时建立模拟人的LCA疾病模型,但遗憾的是由于物种差异,人类有杆状和椎体视觉细胞功能障碍,小鼠体内缺乏相应视觉细胞,因此小鼠表型与人的类患者区别明显,迫切需要更适合的动物模型。我们使用CRISPR/Cas9技术对Rpe65基因第5号外显子进行基因编辑,最终获得+7bp纯合子模型犬。



模型犬F0代结果


1

  电生理异常

突变犬在2月、4月龄时对光刺激信号无反应(数据未发表)


2

  模型应用

一、 利用模型犬,开展相关课题研究,通过DNA、RNA分子水平、电生理水平等多方面深入研究先天性黑蒙发病机制机理;


二、 利用模型犬,开展药物有效性实验与评价;


三、 利用模型犬,开展相关研究进行新药研发;


四、 利用模型犬,开展非药物治疗有效性实验与评价,创新、开发疾病治疗方法:


1. 评估干细胞对先天性黑蒙的治疗效果;

2. 评估基因治疗对先天性黑蒙的治疗效果等。